2017年7月8日 星期六

袁騰飛 - 袁視角


袁视角(52集) - 鏡頭上的歷史

  • 中國只有裝古劇,沒有古裝劇,乾脆做成動畫片比較真實。

01 史上最奇葩的皇帝
  • 史上最奇葩的皇帝 - 混混劉邦和要飯的朱元璋。
  • 西漢的好皇帝比東漢多。東漢多幼齡,被控制。
  • 劉邦殺功臣。漢朝建立,韓信、張良、蕭何貢獻最大。
  • 韓信被降為淮陰侯,謀反是被逼的。英布、彭越被殺,七諸侯王只有長沙王沒被殺。
  • 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02 漢朝那些糟心的事兒
  • 七國之亂後,王國問題沒有徹底解決,武帝眾建諸侯,分散力量,後來酌金奪爵,宗室問題基本解決。
  • 中國宋以後無貴族階級,因科舉制度。考科舉的目的是當官,所以中國無知識分子,只有讀書人。
  • 歐洲當官的是貴族,看的是血緣、軍功。所以讀書也當不了官,研究其他學問,所以有知識份子。
  • 漢的郡多了,在上面設州,為監察機構,非行政機構。郡守在職級上比刺史大,但實際上小官管大官,內朝官管外朝官。
  • 漢朝最糟心的是 - 匈奴。沒有首都可占,地廣人稀,全民皆兵,最多時150萬,兵力最少150萬。漢6000萬人口,兵力60萬。
  • 和親,武帝三次攻擊,匈奴分南北,南匈奴同化入漢族,北匈奴消失,一說進入歐洲,造成民族大遷徙。匈牙利人無亞洲人特徵,但和東亞人一樣,姓在前,名在後。
  • 匈奴>鮮卑>柔然>突厥,雖不同族,但一脈相承。
  • 漢唐經營絲路,對外唯一通路。安史之亂後絲路就不通了,靠海陸。
  • 十字軍東征共7次,1次是指比較大的一波,幾百年間不斷有歐洲的騎士到近東。
  • 西羅馬帝國崩潰到文藝復興,地中海成為伊斯蘭的內海,西班牙到1492才驅趕出伊斯蘭教人。
  • 羅馬帝國後,歐洲沒有統一過,道路網荒廢掉,莊園經濟、自給自足,退為大農村,經濟倒退。天災也沒有統一政權集中對抗。
  • 神聖羅馬帝國,主教的任命權爭議,不從教皇。
  • 拾一稅,搶比種地好,騎士階層產生,但維持其是的成本高。教會教唆收復聖地,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
04 貴族寡婦 騎士的最愛
  • 耶路薩冷 - 三教聖城,阿拉伯人統治時,也採宗教自由政策,為了多賺朝聖者的錢。
  •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正規軍一萬三千人,耶路薩冷守軍一千多人,在靠威尼斯、熱那亞的海軍和補給,才攻下,猶太人和穆斯林皆被殺。
  • 歐洲的改朝換代都是由於前朝絕嗣造成。王室間有親戚關係。基督教一夫一妻,常會絕嗣。國王很多私生子,沒有繼承權。
  • 教徒不能自殺,反省自己有罪,贖罪而去東征。
  • 追求寡婦是騎士當中的一種時尚。
  • 電影"天國王朝"(王者天下),以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為背景,薩拉丁打耶路薩冷。
  • 騎士的養成, 7歲左右到騎士家當護從,後成為見習騎士。
  • 東方人認為投降是可恥的事,騎士不以投降和被俘為恥辱,人死不能復生。俘虜者可勒索贖金,不輕易殺俘虜。
  • 歐洲人軍費的來源:搶猶太富商、賣阿拉伯奴隸。



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

袁騰飛 - 這個歷史挺靠譜


這個歷史挺靠譜第一季


袁騰飛的這個系列分兩季,每季30集,每集約10~13分,知識含量雖然不足,但能整合中國歷史的現象,聽起來很輕鬆。

1皇帝也不容易
  • 皇帝的作息都被規定限制。
  • 勤政(工作狂)的雍正沒時間和妃子們廝混。
2王爺很悲催
  • 秦受春秋戰國教訓,不封王。
  • 漢初受秦教訓,封劉姓諸王,引起七國之亂,後來封而不建,分封王沒有權力。
  • 明朝王爺要遠離京城,由地方官員監視。
  • 清朝王爺集中在京城,好監視管理。
3宰相活的累
  • 秦設宰相一人。
  • 漢朝皇帝、宰相共治,產生權相(王莽、曹操)
  • 隋朝宰相多人、分散權力。
  • 宋朝宰相無兵權和財政權。
  • 明朱元璋廢宰相。
4古代公務員
  • 漢舉孝廉,造成門閥
  • 隋辦科舉舉士,公平
5明朝那些昏君
  • 明武宗(正德) - 精於遊樂,怠於政事
  • 明世宗(嘉靖) - 道士,不上朝,但能掌控國事
  • 明穆宗(隆慶) - 尚可
  • 明神宗(萬曆) - 30年不上朝與黨爭
  • 明光宗 - 在位僅一個月,縱慾過度服紅丸猝死
  • 明熹宗(天啟) - 喜好當木工,魏忠賢把政
  • 明思宗(崇禎) - 無力回天
6娘娘不都是天仙
  • 選皇后重德不重外貌,選賤不選貴。
  • 光緒選后,由慈禧做主。
7娘娘也能包二爺
  • 漢初呂后。
  • 唐武則天、韋后、安樂公主、太平公主。
8歷史上的女漢子
  • 花木蘭、穆桂英、梁紅玉都是虛構人物。
  • 秦良玉 - 明末四川平流寇、抗清兵,歷史上第一位被朝廷正是冊封的封侯女將。
  • 中國歷史崇拜的大多是悲劇英雄。事業雖不成功、但價值取向受後世認同。憂道不憂貧。
  • 悲情英雄 - 孔子、關羽、岳飛、文天祥、史可法。
  • 成功的英雄 - 班超、馬援。孫文悼蔡鍔:平生慷慨班督護,萬里間關馬伏波。
  • 姜太公、諸葛亮、劉伯溫
  • 蒙古元朝漢化最弱,因為接觸過其他文明。
  • 蒙古人少,只能管到上層,中國底層社會沒被破壞。文人沒科舉,當不了官,透過戲曲諷世。民間文化傳承沒有斷。
  • 元朝不像清朝大興文字獄。本身文化根柢不足。只有忽必烈、元英宗、順帝通漢語。
  • 元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佞佛。
  • 文化是最有力的武器。
  • 胡無百年運。中國文化沒有斷絕。
  • 衣冠南渡: 西晉永嘉之亂、唐安史之亂、宋靖康之變。
  • 三武一宗滅佛。學佛太過,背離了佛祖的教導。佛祖不是你的保鑣,幫你必災厄。
  • 反佛不是對佛教宗教教義反感,百姓學佛,租稅、兵役來源減少。
  • 度牒:出家通行證,避免大量人員出家。宋朝廷沒錢,度牒充軍餉,如岳飛。
  • 宗教不要干涉世俗的生活。上帝的歸上帝,凱薩的歸凱薩。
  • 中國古代沒有版圖的概念,沒有立界碑。疆域是勢力範圍,可大可小。
  • 清朝康熙年間,確定中國版圖。尼布楚條約、恰克圖條約。
  • 清朝的東北封禁政策,避免漢人過多,怕滿州人為少數,所以喪失北方土地給俄羅斯。
  • 忽必略派黑的送詔書,日本人看不起蒙古人,不願臣服。
  • 蒙古沒有水師,要高麗造船,品質太差,一遇風就沈船。
  • 採集狩獵時代原為母系社會。弓箭發明後,男人捕獵增加,地位提高,進入父系社會。
  • 農業畜牧業後來發展。
  • 唐朝以前北粟(小米)南稻,都是粒飯。麥飯不好吃。
  • 魏晉南北朝以後才懂得吃小麥,把麥磨成粉,向北方騎馬民族學習的。
  • 現代吃的菜絕大部分是進口的。原來的是野菜,口感不好,如秋葵。韭菜是先秦以前就有。
  • 黃瓜-張騫通西域。辣椒、菠菜、玉米、蕃薯-美洲。蕃薯透過菲律賓華僑,福建開始種。
  • 中國人口原上限為8千萬,玉米、蕃薯引進後才能超過上億人。
  • 水果大部分為中國自己培養的如桃子、李子。葡萄、西瓜是張騫通西域帶來。蘋果於清道光年間傳入。
  • 古人喝酒有禮節。規矩:飲惟祀(祭祀才能飲)、無彝酒(不能狂飲)、執群飲(不要聚眾喝)、禁沉湎。
  • 喝酒的步驟: 拜、祭(灑一點)、啐(嘗一口)、卒爵(一飲而盡)。
  • 一般見面,酬酢,三杯為敬。酒逢知己千杯少。
  • 青衣行酒,晉懷帝亡國後給故臣倒酒。
  • 蒸餾酒,元朝從阿拉伯傳入。白酒的酒窖實物,成都水井坊,元末明初。
  • 早期喝米酒(分清酒和濁酒),西域進口的葡萄酒。酒精濃度不高。
  • 上衣下裳,裳是大裙子,開襠褲。北方民族騎馬、農夫都穿死襠褲。
  • 孔子 : 惟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 沐浴,沐是洗頭,浴是洗身體。
  • 唐朝標準的官員服裝:烏紗、圓頂、玉帶。
  • 宋太祖將幞頭加長,官越大越長,防止官員上朝時交頭接耳。
  • 中國的傳統服裝,不斷地學習北方民族的長處。
19胡床不是床
  • 隋唐前,席地而坐,沒有高的家具
  • 一般盤腿坐; 正式場合-跪坐,正襟危坐; 箕坐-兩腿張開坐,不禮貌,荊軻刺秦王
  • 魏晉南北朝,引進椅子,胡床
  • 宋朝,高桌大椅,骨骼發育較好,桌餐代替分餐
  • 宋太祖,將宰相范植的椅子撤走
  • 中國人不好戰,因為主體是農民,安土重遷。
  • 南方人是職業農民&業餘士兵,所以打不過北方的職業軍人。
  • 農民大多沒肉吃,少用刀子殺牲畜,見血會怕,不敢上陣殺敵。
  • 戚繼光招職業兵平定倭寇,朝廷才編關寧鐵騎。
  • 萬曆20年,豐臣秀吉完成日本統一。武士失去戰場。豐臣秀吉於是侵略朝鮮。
  • 明太祖將高麗改為朝鮮(先沐朝日之光鮮)。
  • 萬曆上朝,開內帑,派精銳入朝參戰。第一批四萬三千名中有一萬名關寧鐵騎。
  • 明滅亡後,朝鮮仍用崇禎年號(崇禎甲申後XX年)
  • 崇禎 :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
  • 17歲即位,沒有受帝王教育,剛愎自用,17年換首相51人。
  • 為籌軍費裁冗員,李自成本在驛站當差,失業後造反。
  • 北方民族南下,收穫很大,又無需後勤,兵法無師自通,多年圍獵的經驗。
  • 南方北伐失敗原因: 後勤所累、氣候惡劣、騎兵太強。
  • 北方民族騎兵一人外出征戰會帶好幾匹馬,功能不同。關羽的赤兔馬只有作戰衝鋒時使用。
  • 顧炎武 : 異姓改號,謂之亡國。文化滅絕、謂之亡天下。
24 你不進貢來幹嗎?
  • 歐洲工業革命,中國的人口優勢成為劣勢。
  • 乾隆時只有廣州十三行可通商。
  • 喬治三世派馬嘎爾尼給乾隆慶生。換中國小船,有"英吉利貢使"旗。
  • 乾隆認為大乖天朝體制,天朝什麼都有,不需英國的東西。
  • 1840鴉片戰爭,英軍2萬,中國動用30萬。
  • 英國使用滑膛槍,精準不足,射速不如弓箭,武器的差異不是重點。
  • 中國承平已久,武備不修。
  • 農業文明的鬆散比不上工業射會的集中,很難把國力集中起來。
  • 不只是裝備落後,是經濟落後,歸根到底是制度落後。
  • 簽訂不平等條約。李鴻章在馬關條約出發前:戰場上德不到的東西,不可能從談判桌上扳回來。被逼無奈的產物。
  • 朝廷不敢把百姓動員,百姓無愛國觀念。
  • 不平等條約,有些是國際通行規則,如外國要領事裁判權,認為中國法律太落後。稅統一。公使進京。
  • 1875,郭嵩燾首次公使英法。很多新觀念改變中國。
  • 西洋人訂定規則,要跟著玩,甚至比西洋人玩得好,如日本。
  • 面對外來的衝擊,最先反應的是下層農民。
  • 洪秀全四次考秀才失敗。看到梁發的勸世良言,作夢到上帝,是上帝的二兒子。
  • 與馮雲山成立拜上帝教。在廣西山區傳教。
  • 洪秀全被抓,楊秀清附身說自己是上帝下凡。
  • 金田起義,永安大封諸王,從戲台學的。
  • 生的猥瑣,死的搞笑。
  • 14年,死亡1億人,中外史上最多。
28 梳大辮子的留學生
  • 自強運動 : 設備落後,造槍砲,建鋼廠,要圖紙,逐漸才體會是制度落後。
  • 容閎建議曾國藩,派小留學生到美國,須窮人小孩,政府怕洋化召回,大部分回國,帶回新觀念。
  • 鄭觀應:<盛世危言>,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甲午戰敗證明。
29 改革還是革命
  • 甲午戰敗後,體會也要學西洋制度。
  • 康梁主張變法維新,孫文主張武裝革命。
  • 譚嗣同與黃花崗的流血。
  • 1901年,慈禧從西安回來後,學康梁的新政,時機已晚。
  • 新政要錢,收稅,老百姓反感。
  • 五大臣考察新政,找梁啟超當槍手寫報告。建議立憲:固皇位、彌內亂、輕外患。
  • 預備立憲從20年縮為9年,學日本憲法,欽定憲法大綱,得罪了所有人。
  • 廢科舉,讀書人失望。念了一輩子孔子,孟子,明年開始考原子,電子。
  • 滿清貴族, 不犧牲點既得利益,會失去所有既得利益。


01中國為啥老改朝換代

  • 中國歷史分6個時其,實際可分為先秦和秦後。
  • 秦以後有皇帝,都不到300年。日本萬世一系,因為天皇沒權。西周前分封,與諸侯共治,所以可長久。
  • 周的分封:同姓諸侯、功臣(姜太公封在齊國)、先代貴族(搞統戰)。
  • 諸侯的義務:朝見、納貢(非交稅,交土特產)、派兵打仗。天子權力逐漸削弱。
  • 封建社會 :封邦建國,中國真正的封建社會在夏商周三代。
  • 王位世襲制(2070BC~1912)&嫡長子繼承,不僅影響政治,甚至影響到社會生活。
  • 禪讓制度,為歷代文人推崇。
  • 君主制和民主制都好,但不要混用,就怕四不像。
  • 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父死子繼比較好,中國不是一夫多妻,是一夫一妻多妾,正妻的長子為嫡長子。但實際上中國搶皇位,真正嫡長子繼位的不多。
  • 先秦時期打仗主要靠車兵和步兵,沒有騎兵。馬沒有馬蹬子,晉朝才出現。關羽不可能拿82斤的刀騎馬,因為一手要勒韁繩。
  • 車兵是三個貴族在車上,步兵25~70人。1000乘=3000+25000=28000。步兵是平民,沒有奴隸。
  • 先秦平民拿殳(杵),是木頭棒子,傷亡不多,戰爭規模小。演進成狼牙棒。
  • 華夏=花大,又大又美。
  • 北狄南蠻,東夷西戎。771BC犬戎破鎬京,西周亡。
  • 衣冠髮型很看重。
  • 遊牧民族的髮型三種,散髮、辮頭、禿頭。
  • 恢復中國傳統文化是要恢復聖賢心,並非衣冠。
  • 中國文物收藏 : 青銅器(禮器和兵器)、兵馬俑(民間收藏不多)、唐三彩(是冥器,陪葬用)。
  • 秦滅六國時,人口2100萬,秦本身500萬,其中100萬兵。
  • 長城往南移,地理和氣候因素。
  • 漢唐處於溫暖期,素紗蟬衣,遊牧民族較少南下。宋朝為寒冷期。
  • 中國的戰爭期比西方長,因為西方吃肉,不能保存久。
  • 外行論史,更接近歷史,從各種面向看歷史。
  • 先秦思想多元開明,因為列國紛爭,沒有中央集權。
  • 儒家和法家影響最大。儒家主張行仁政、法先亡,法家主張法治、法後王。
  • 博士淳于越:事不師古而能久者未嘗聞也。惹怒秦皇和李斯,李斯打擊儒家,於是焚書,活埋儒生460人。讀書人不會搞革命,危害不大,建言要聽。稅役重才引起百姓叛亂。
  • 漢初記起教訓,行黃老無為而治。後來改造儒家,儒法合一。
  • 北方遊牧民族2個系統:匈奴系統和白山黑水的東胡系統。
  • 秦末冒頓單于竄起,劉邦白登之圍,陳平獻珠寶和美女圖給閼氏。
  • 和親政策,到漢武帝擊敗匈奴。南匈奴和中原人同化。北匈奴西遷,因沒文字,200年沒記載。引起歐洲民族大遷移,打敗日耳曼人,間接造成西羅馬帝國滅亡。
  • 五世紀時阿提拉大王,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猝死後匈奴帝國崩潰。
  • 漢武帝時,要和大月氏夾擊匈奴,派張騫帶一百多人出使西域,被匈奴扣留2次。
  • 漢宣帝(60BC)時設西域督護府,管轄西域各國。
  • 王莽錯誤政策,西域各國反叛,東漢班超重新出使西域。
  • 唐武則天時,設安西、北庭督護府。李白出生於安西督護府境內。
  • 魏晉以後,絲綢之路被斷,西域各國伊斯蘭化,宋以後改走海上絲綢之路。
  • 漢朝開始出口絲綢,禁止蠶種出口。
  • 唐宋以後出口瓷器,重量大,走海路。明州、泉州、廣州。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衣冠南度後,只能建設江南。宋以後江南財富超過北方。
  • 中國農業為主,安土重遷,缺冒險姓和動機,只在印度洋沿岸活動。
  • 北魏完成北方統一,鮮卑族,出自東胡系統,首都在平城(西安大同)。
  • 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完成統一。征討劉宋為名南下,停留在洛陽。以中原正統自居。
  • 漢化措施:穿漢服、說漢語、與漢人通婚。與世族聯姻,鮮卑皇族血統越來越少。
  • 原鮮卑地,柔然興起。鮮卑被融入漢族。
  • 昏君劉禪,安樂公。暴君孫皓。
  • 暴君都有能力。
  • 隋煬帝推動歷史的進步,建立東都(洛陽),開發江南。修長城、開通運河。有學者不稱為暴政,是為急政,逼百姓反。三征高句麗失敗。
  • 關隴集團打敗南方世族集團。另立李氏滅隋。
  • 李世民功勞太大,秦王+尚書令+天策上將。
  • 玄武門之變後,找替罪羊原太子手下魏徵,後效忠李世民。君臣一起作戲給大家看。
  • 還好李世民50多歲就死了,沒有像唐玄宗一樣有昏庸的晚年。
  • 史學家稱讚唐朝:開闊、宏博、多彩。因為民族政策開放,有三千多外國人在朝做官。
  • 民間傳說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為門神。實際太宗請突厥人阿史那·杜爾佩刀執槊在寢宮門口保護。
  • 李靖大破東突厥於陰山,頡利可汗被俘。魏徵說突厥不可仁義交,被否決,後遷入內地。後自我管理原地區,稱太宗為天可汗。
  • 科舉制(607~1905)選拔文官。
  • 制度沒有最好,只要最不壞就好。明經科、進士科,考中進士,雁塔提名。
  • 寒門子弟有機會,社會階層流動,推動全民上學。牢籠制式的手段,讀書人不造反。
  • 武則天增加殿試,避免結黨。增加武舉。
  • 唐宋變革說 - 貴族社會成為平民社會。
  • 唐玄宗三個年號:先天、開元、天寶。開元之治,公私倉稟俱豐實。
  • 唐明皇最大的錯誤就是活得太長了。變成老糊塗,晚年沉緬於酒色,外重內輕。
  • 安祿山范陽起兵,8年才平定,唐由盛轉衰。
  • 新羅得到唐的幫助,滅掉高句麗和百濟,完成朝鮮大部份的統一。
  • 日本遣唐使。派出16次,到達13次。大化革新。仿唐律。
  • 明朝足利幕府重新來訪。
  • 漢字文化圈。
  • 唐原為府兵制,在地方設折衝府,1200名兵。兵不識將、將不識兵。
  • 土地兼併,無田可種,府兵制破壞。唐睿宗時,邊境設節度使,變成私人部隊。
  •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
  • 朱溫原為黃巢手下大將,後幫唐平定黃巢,改名朱全忠,篡唐。.
  • 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都來十四帝,播亂五十秋。
  • 名君少數,後周世宗柴榮7年,吳越錢氏三代五王,東南地區經濟繁榮。
  •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設三司與樞密院。
  • 趙普:稍奪奇權、收其精兵、制其錢谷,則天下自安。
  • 中央派知州(大理寺少卿知端州事)代替節度使。
  • 祖訓:厚待柴氏子孫、不增加田賦、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是者。
  • 一品官只殺過岳飛和張邦昌。
  • 貴族化政治轉變成平民化政治。當官待遇豐厚,讀書人最幸福的時代,重視文教。
  • 宋朝武力不弱,但環境不好,對手很強大。周遭國家制度仿效宋朝,高度中央集權,高度王朝化。
  • 石敬塘割燕雲十六州,北方天險盡失,宋的版圖小,沒地方養馬,缺騎兵。
  • 金元外交。儃淵之盟後宋遼120年和平。
  • 岳飛武功勝過關羽。縣縣有孔廟、村村拜關公,因為關公也是財神。
  • 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
  • 軍旅間讀書成才。立德、立言、立功。
  • 岳家軍步兵打騎兵。
  • 岳飛雖不成功,但保衛中原的先進文明。
  • 中國完美人格的化身。
  • 大宋狀元,勤王。
  • 被派去乞和,但怒斥伯顏。
  • 忽必略派叛將張弘範擊敗文天祥。
  • 過零丁洋,正氣歌。
  • 布衣皇帝,為政權長久,把軍權專制發展到頂峰。
  • 殺胡惟庸後,廢宰相,殺開國文官。設廠衛,監督官員。設廷杖,打大臣。
  • 藍玉案後,武官被殺殆盡。
  • 開國功臣屠殺殆盡,沒記取漢晉的教訓,分封諸子。
  • 太子朱標比朱元璋早死六年,立孫子朱允炆。
  • 惠帝(建文帝)即位,削藩,燕王朱棣謀反。
  • 明成祖營建北京城,英宗才正式遷入。
  • 英宗寵信宦官王振,第一個弄權的閹黨。
  • 瓦刺首領也先來犯,王振鼓動御駕親征,土木堡全軍潰散,英宗被俘。
  • 兵部侍郎于謙,北京保衛戰,瓦刺的騎兵不擅巷戰而失敗。
  • 于謙,兩袖清風的來由。
  • 英宗被放回,弟代宗7年死後,復辟成功,奪門之變,將于謙處死。
  • 于謙葬於杭州西湖,「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始知重西湖」。
  • 中國古代十大兵書,戚繼光就有兩本 - 練兵實記、紀校新書。
  • 倭寇=武裝走私集團。日本戰敗武士,成為浪人,勾結海盜。
  • 海禁後,原以海為生的人不以維生。倭寇大部分為中國人。
  • 訓練戚家軍平定倭寇。後又平蒙,重修長城。
  • 李自成造反只在北方,南方沒影響。南方政府架構完整,只是沒有吏部。
  • 福王(弘光),父親老福王是萬曆喜愛的兒子,被李自成殺死,做成福祿餃子。福王荒淫無道。
  • 魯王、唐王互鬥。
  • 清朝肅王豪格打張獻忠的大西軍,張獻忠被鰲拜所殺。
  • 張獻忠和李自成的部下孫可望、李定國等不肯降清,和明餘部歸於桂王(永曆政權)。
  • 李定國「兩蹶名王,天下震動」。
  • 桂王被吳三桂打敗,逃到緬甸,李定國病死緬甸。
  • 李定國部下三千餘人留在緬甸,為果敢族。
  • 永曆皇帝在位18年,被吳三桂在昆明十字坡絞死。
  • 鄭芝龍被明招安後,擁唐王,掌大權,後降清。唐王賜姓鄭成功。
  • 鄭成功與魯王合擊,攻到南京,後失敗。
  • 鄭成功來台後不久逝世,鄭經經營台灣。
  • 1683年施琅收台。康熙高度讚揚鄭成功。

  • 萬曆抗倭援朝,朝鮮感念。
  • 光海君援軍2萬5千,薩爾湖之戰1萬5千戰死。光海君乞和努爾哈赤,被廢下台,仁祖繼位。
  • 沿用大明國號,崇禎甲申後XX年。在文化上,永遠紀念明朝。大報壇祭祀明太祖、神宗和思宗。


















2017年7月3日 星期一

Javascript - 樹狀結構


Expand + | - Contract

JSfiddle -C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