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矮大緊先生提到網路上的傳聞, 其實諸葛亮就是漢獻帝, 我本嗤之以鼻,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細想, 覺得可能性真的非常高。
漢獻帝在皇宮中被曹操欺負, 於是私下給忠心臣子衣帶詔, 密謀殺死曹操, 不幸失敗。但那只是A計畫, 其實還有另一批臣子策畫備案B計畫, 讓漢獻帝安全逃出宮中。曹操將參與A計畫的知情人士都殺了, 另立了一個假皇帝。
以後的發展, 足可證明諸葛亮就是漢獻帝, 也解去三國演義的很多謎團。
- 正史 「三國志」記載, 諸葛亮和漢獻帝劉協都是生於西元181年,卒於西元234年, 真巧。
- 漢獻帝逃出宮中不能馬上拋頭露面, 只好「躬耕於南陽」, 自稱「臥龍先生」。若不是皇上, 怎敢那麼大膽自稱為「龍」, 「臥龍」乃「真龍」也。
- 徐庶等人是他的暗樁, 佈署他的出山計畫, 若非為皇上效勞, 哪有那麼多名人替這無名後輩讚聲。
- 荊州名士黃承彥為何要將黃花閨女嫁給當時默默無名的諸葛亮? 就是從徐庶等人那兒知道他的身分, 想要攀結皇室, 當現成的國丈。荊州刺史劉表也可能參與計畫, 安排漢獻帝在荊州境內的南陽安頓,以就近保護。
- 劉備不遠千里投奔荊州的劉表, 是聽到漢獻帝隱匿在荊州南陽的風聲。接著「猥自枉屈」去「三顧茅廬」, 見面證實諸葛亮的身份後, 才虛心聽他教誨,屁都不敢放一下。
- 因為是皇帝, 自有高度和遠見, 才能提出未來天下三分的「隆中對」。兩人當時就約定諸葛亮以軍師的身分, 實際掌握決策權。
- 諸葛亮跟了劉備後, 初期劉備不敢讓他在前線冒險, 只能在後方安定民心。劉備對他唯命是從,只是作為臣子該有的本分。
- 陶謙三讓徐州, 劉表大方的送荊州給劉備, 是迫於皇上的威脅, 還是自願當漢室忠臣, 就要問他們兩個了。
- 赤壁之戰前諸葛亮到東吳, 沒有馬上去拜訪多年不見, 在孫權底下當將軍的親哥哥諸葛瑾, 有違人情。諸葛亮的哥哥單名為瑾, 弟弟單名為均(本為斜玉邊, 後因避諱改為土邊), 為何排在中間的「亮」與兩人名字有差異。
- 赤壁之戰後東吳魯肅極力維護諸葛亮, 就是在兩人相處的時間發現了他的身分, 否則以魯肅對孫權的忠心, 怎不知諸葛亮對東吳的威脅, 純厚樸質的他內心還是以當漢臣優先。至於周瑜會被諸葛亮活活氣死, 是否也是因他知道這天大秘密, 就不得而知了。
- 諸葛亮罵死王朗。王朗是曹操麾下文武雙全的大臣, 要不是發現在三軍之前罵他的是堂堂皇上, 不至於慚愧莫名, 墜馬噴血而亡。
- 曹操對假皇上日益不敬, 終於漢室老臣荀彧察覺出一些端倪,看不過去,曹操只好把長期對他忠心耿耿的荀彧借機會賜死。
- 劉備因關羽之死不聽漢獻帝的勸告執意伐吳, 夷陵慘敗, 白帝城託孤, 對他說「汝可取而代之」,只是假惺惺要歸還政權給他而已, 諸葛亮沒有答應, 自認在第二線比較好發揮。
- 在宮中的假皇帝既然是曹操扶植的傀儡, 才那麼容易被曹氏父子操弄, 最後更輕輕鬆鬆禪讓出帝位。
- 使出空城計時的諸葛亮在城樓彈的是宮中之曲, 想喚起司馬懿的良知。司馬懿聽到此宮中才有之曲後, 明白謠傳果然是真的, 所以才良心發現而退兵。
- 六出岐山, 北伐中原。蜀漢和曹魏在人口,經濟, 軍事等實力差距頗大, 若非身為皇帝, 豈會窮兵黷武, 非收復中原不可。
出師表開始就提到自己「苟全性命於亂世, 不求聞達於諸侯」, 身為皇帝, 藏在偏僻的地方, 難免有「苟全性命」之感慨。以天子之尊, 當然不肯紆尊降貴在諸侯之下。回想多年征戰而復位不成, 才在最後有「臨表涕泣,不知所云」之嘆。
如果還不相信, 再說件眾所皆知的事。諸葛亮很順利能借到東風, 就是老天爺賣個大面子給「天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