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我一直注意網上有沒有大音樂家們類似的編年地圖網站,可惜到現在還沒發現 。趁著幾週來親近巴赫,自己DIY用 Timetoast 和 Google Earth 來穿越3百年前的德東,也有一番樂趣。
巴赫雖然和韓德爾同年出生(1685),家鄉相距才一百多公里,活的歲數都很長,但不像後者曾遠赴義大利,後來定居英國,生活多采多姿。巴赫一生的活動範圍不脫直徑三百公里的現今德國東部地區,後半生的23年都定居和任教於萊比錫,偶而「出遠門」到柏林和德勒斯登。當時的萊比錫人口才3萬人,即使是大城市柏林,在1750年,人口也才11萬多,這些城市都是屬於擁有三百多個獨立大小邦國的神聖羅馬帝國。
我以維基百科的巴赫條目為基軸,對照《早安,巴哈先生》,再參考其他資料,先使用 Timetoast 整理出巴赫生平大事的時間軸(須先以Facebook 的帳號登入),再從Google Earth 找出地點後標示(,這樣在聆聽巴赫音樂之餘,還可建構立體的時空感。
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親近巴赫,使用的工具(一) - Evernote
閱讀《早安,巴哈先生》,在書房用Spotify 亂聽各種巴赫音樂。昨天PO文概略聊了卡薩爾斯與《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因緣,現在開始來談談我整理的巴赫。
巴赫的資料及影音在實體和網路上汗牛充棟,我嘗試用幾種數位工具來呈現這位偉大的音樂家。
2008年行動裝置開始風行時,我就開始使用筆記工具Evernote,這十年來也累積了不少蒐集的資料。基於對於音樂的喜好,在網路上看到音樂相關好文章,或刻意搜尋的主題,就會存入Evernote中。
除了Copy/Paste以外,Evernote有個非常好的瀏覽器外掛工具Web Clipper,只要點一下象鼻,就可上傳至Evernote雲端。經過簡單的處理和文字補充,就成了好用的筆記資料庫。
連結( https://goo.gl/JmYUti)是我的巴赫筆記的目錄,透過目錄可連結到單一筆記,這樣除了有條理運用資料外,可避免搜尋時迷失於茫茫網海。
Evernote的免費版對一般人已經足夠使用,但我還是一直當忠貞的付費費員,以表對這軟體的敬意。國內的知名電腦部落格『電腦玩物』有很多教學資料(https://www.playpcesor.com/),不只教工具,也教方法。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