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第二號交響曲 - 復活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2 "Auferstehung"(Resurrection) )
- 馬勒於1888年至1894年間創作。
- 全曲演奏時間約80~90分鐘。表現的方式很直接,內容較易懂,容易被聽眾接受,所以常被演奏。
- 首三段樂章之世界首演:1895/3/4 於柏林市由作曲家本人指揮柏林愛樂首演。
- 全曲之世界首演:1895/12/13 於柏林市由作曲家本人指揮。
- 此曲以原題為葬禮(Totenfeier)的進行曲作開端。1893年,馬勒在葬禮後,加上其他三個樂章,成為這首交響曲的前四個樂章。1894年,名指揮漢斯·馮·彪羅與世長辭,馬勒去參加他的葬禮。在葬禮期間,他聽到教堂響起的讚美詩「復活」(Die Auferstehung),為他創作復活交響曲增添靈感,並加入合唱部分。
- 馬勒告訴友人本曲的樂章敘述模式。在這模式當中,
首段樂章代表一個葬禮而且提出疑問,如「有無死亡後的生活?」;
第二樂章是已故者的生活快樂的時代回想;
第三樂章代表完全損失信心,和信任生活是毫無意義的;
第四樂章以一首歌為本,表現一個信心的再生 — 強調「我來自於上帝,而且將回到上帝」;
第五樂章,在第三樂章及首個疑問的回返之後,表出「實現上帝的愛」與「承認永恆生活」的結束。
參考影片:
- 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2003年琉森音樂節,阿巴多指揮) Youtube
- 劉岠渭講座DVD (第一樂章第二主題群導聆)
- 馬勒第2號交響曲 (Wikipedia)
- 為什麼是馬勒?(Norman Lebrecht著)
- 偉大作曲家群像-馬勒(Edward Seckerson著)
- 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解析(林衡哲/古典啟示錄)
- 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的最初靈感(夏爾克的音樂故事)
- 一再被喚醒的靈魂―馬勒第二號交響曲( Lola聊音樂)
- 馬勒 C小調第二號交響曲(鄉民馬勒指南)
配器編制
重要旋律
- 第一主題(4:50 / 10:55 / 15:06 / 16:05 / 1:21:39) :
- 第二主題(3:58 / 11:16 / 17:34 / 52:30 / 1:00:03 ) : 復活主題的變形
- 第三主題(5:12 / 54;31 / 1:02:18 /1:16:35) : 復活的聖詠
- 復活的主題(1:09:22合唱)
- 末日經(Dies Irae , 51:54 / 59:33) : 李斯特的《死之舞》&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等亦使用
- 永恆(48:43)
第一樂章(1:39~22:15)
- 「莊嚴的快板」(Allegro maestoso), c小調,4/4拍子,奏嗚曲式,。
- 把以前所做的交響詩"葬禮"幾乎原封不動搬過來,是一首風狂雨驟、張力強大的送葬進行曲,用意是要讓聽眾進入死亡的沉思。
- 提出疑問,如「有無死亡後的生活?」、「為何要出生?為何要受苦?」
- 馬勒還另外註明,「專心認真,而且要有莊嚴的表現。」
- 假如第一交響曲是英雄之死,而此樂章應該就是英雄的葬禮。
呈示部(1:39~7:14)
第一主題群(1:39~3:58)
[a 5 4 8] → (1:39) 表達送葬進行曲的節奏
[b 5 14 4] → (2:28)旋律進入與節奏重疊, 瞬間沉澱, 透過14小節(2:46)的醞釀, 最後4個小節(3:24)吸足能量回到a
[a 7] → (3:37)
第二主題群(3:58~4:47)
旋律緩和,從第一主題群的風暴中解脫,背景中,送葬的節奏還在哼唱
第三主題群(5:12~6:07)
[6 2 2 3 2(5:40) 2 2 4 ]
預示第五樂章復活的聖詠風的旋律,遙遠的暗示,救贖的承諾
結束句(6:07~7:14)
發展部(7:14~16:03)
[2 2 2 4 4 2 2] → (7:56~9:03) 開始為英國管(比雙簧管低)->豎笛->大提琴,田園風格,
(8:29)小提琴由高音進來, 搭配豎琴
[4 4 1 1 5 2]
[7 2 2 4]
[2 2 3 3 2 2 3 12]
[9 9 2 2 2 2 1 1 8] (11:16)長笛 , 第2個9小節(11:32),Solo小提琴
[5 5] (12:20)
-----------------
[4 4 4 4] (12:52) 英國管,嘆息音形,把後面復活的聖詠第三句取出
[4 4 2 2 4 5 ]
[2 2 5 2 2 2 1 1 8]
[4 2 2 5]
再現部(16:05~22:16)
- 樂曲簡化,不再激昂
不知會不會有白目的聽眾在此時拍手?
第二樂章(22:56~32:16)
導奏 (4) 4368|永恆 539 (48:43,激烈的號角,描寫世界末日的廢墟中,聽見號角響起)
① 呼喚於荒野 |3227 (50:27,「用數量最多的法國號,在遠方吹奏」)
② 末日經與復活 44224 (51:54 末日經, 52:30 復活主題第一次出現)
③ 呼喚與復活 2222 2234 (53:06)
④ 啊 ! 相信 → (54:27 O,glaube 合唱時會出現)(許多樂器急促,像哀嘆一般)
⑤ 末日經與復活 44227 (55:49 標準的末日經旋律出現)
⑥ 呼喚與復活 222223 224 |→ (57:00)
第二樂章(22:56~32:16)
- 「中庸的行板」(Andante moderato),降A大調, 3/8拍,三段體(Ternary Form),間奏曲形式。
- 一首奧地利的民俗舞蹈蘭德勒舞曲(Ländler)。
- 馬勒曾描述此樂章:「這是他(巨人)對過去人生的短暫幸福、青春與失落的純真引發的悲傷回憶。」
- 馬勒另外註明「極為輕鬆地,絕不可急躁。」
- 已故者的生活快樂的時代回想,流露出舒伯特般優雅的氣質。
- 本樂章與第三樂章是回答第一樂章的問題。
[A 2222 224 211 22116 222] ,用一個小節接一個小節的預備,6是高潮。
(22:53~24:06)
(22:53~24:06)
[B (5) 4 12 4 2211211 323 43] ,長笛和豎琴,幻想天堂。後面用很多休止符作切割。
(24:07~25:32)
(24:07~25:32)
[A1 (4) 2222 224 211 22116 2222] 小提琴演奏22,反覆A段主題時,加入了大提琴4小節一句
(4)(4) (4)
[B1 (2) 214 226 21 216] (27:05~)
[(3) 2248 13 10 4 ] 13 從1轉入小調,然後掙脫
[A2 (7) 3343 3 2 10 ]
(29:21~30:21) 弦樂的撥奏很可愛,提琴好像加入到豎琴組了。
30:21 撥弦變換為拉弦,非常優美。
[A3 2222 224 211 22116 225 3344] 小提琴拉4小節,
[ (4)(4) (4) (2)]
(30:21~32:16)
從頭到尾,晃漾著美。已毫不在乎第一樂章有多激動。
(4)(4) (4)
[B1 (2) 214 226 21 216] (27:05~)
[(3) 2248 13 10 4 ] 13 從1轉入小調,然後掙脫
[A2 (7) 3343 3 2 10 ]
(29:21~30:21) 弦樂的撥奏很可愛,提琴好像加入到豎琴組了。
30:21 撥弦變換為拉弦,非常優美。
[A3 2222 224 211 22116 225 3344] 小提琴拉4小節,
[ (4)(4) (4) (2)]
(30:21~32:16)
從頭到尾,晃漾著美。已毫不在乎第一樂章有多激動。
第三樂章(32:20 ~ 43:36)
- 「以緩緩流動的動態」(In ruhig fliessender Bewegung)
- 屬於一首諧謔曲。旋律取自他於1893年創作的聯篇歌曲《少年魔法號角》中的其中一首-《聖安東尼對魚傳教》。取自德國民間詩歌。
- 聖安東尼到教堂傳教,但教堂空無一人,他只好去河邊向魚傳教,魚兒聚集過來乖乖聆聽,並發出讚嘆。但聽完後魚兒行為沒改變,螃蟹還是橫行。這樣不是一樣很好嗎? - 以魚來比喻人,表達對宗教的懷疑。因為對教義有疑惑,所以才會經過第四樂章後,在第五樂章進入復活的境界。
- 馬勒在樂譜上寫道,「第二樂章意猶未盡地從夢中醒來,重新回到生活的喧鬧中,感覺到人生流動,莫名恐懼向你襲來。人生不自覺的出現在眼前,與令人驚醒的惡夢很像。」
- 表面詼諧的氣氛下,是一股焦躁難以言述的激盪暗流,一個反思的意義。表達的是
- 如果完全損失信心和信任,生活是毫無意義的。
[導奏 478226 ] 32:20兩聲定音鼓的重擊,再小聲敲。低音管詭異的聲響。
[A] (33:35)豎笛吹出主要主題
[B] (35:55)短笛很高的聲音
c段(36:20)嘹亮的號角,節慶歡呼的音樂
d段(36:43)像室內樂,突然輕下來,各種單樂器和嘹亮的號角形成對比
c段(37:03)嘹亮的號角
e段(37:20)像圓舞曲,和嘹亮的號角形成對比
c段(38:46)低音大提琴
d段(38:53)
[A] (39:10) (39:26)中提琴敲弦
馬勒在第三樂章開頭的手稿,兩聲定音鼓後,出現一堆敲擊。
[A] (33:35)豎笛吹出主要主題
[B] (35:55)短笛很高的聲音
c段(36:20)嘹亮的號角,節慶歡呼的音樂
d段(36:43)像室內樂,突然輕下來,各種單樂器和嘹亮的號角形成對比
c段(37:03)嘹亮的號角
e段(37:20)像圓舞曲,和嘹亮的號角形成對比
c段(38:46)低音大提琴
d段(38:53)
[A] (39:10) (39:26)中提琴敲弦
[B] (40:56) 8844(41:24)阿門!阿門! (懷疑宗教,心中又要叫出阿門! 第五樂章的開始49:12會再出現阿門!)
[A+B](42:50) 慢慢從驚嚇中恢復樂章開始的詼諧氣氛
[A+B](42:50) 慢慢從驚嚇中恢復樂章開始的詼諧氣氛
馬勒在譜上寫不間斷進入第四樂章,第四樂章結束進入第五樂章也不間斷。
第四樂章:通作歌曲(Through-composed)(43:39~48:35)
- 「曙光初現(原光)」(Urlicht)、降D大調、4/4拍子
- 非常莊嚴,但單純不虛華的。
- 以Urlicht為題,同樣出自《少年魔法號角》中的同名歌曲,女中音獨唱。
- 本曲有很濃厚的詠嘆調味道,暗淡帶濛矓的氣氛,藉以帶入最後的合唱終樂章。
- 馬勒另外註明「傳來單純信仰的豪邁的歌,我變得像神一樣,也許我將回到神的身邊。」
URLICHT
aus "DES KNABEN WUNDERHORN"
ALTSOLO
|
曙光初現
根據「少年魔號」改寫而成
女中音獨唱
|
第五樂章(48:43~1:22:33)
- 「用諧謔曲的速度」(In the tempo of the scherzo)。野蠻的衝出來。
- 分成兩大部分,第二部份是合唱團唱出『復活』讚美詩為主體(1:09:25)。
- 馬勒另外註明,「在荒野中傳來如下的聲音,人生所有的末日業已來臨。最後的審判日已接近。無論什麼人都面臨最後的審判。」
- 奏鳴曲式,第一段「荒野中呼叫的人」、第二段發展部、第三段「偉大的呼聲」。
呈示部(48:43~58:42)
② 末日經與復活 44224 (51:54 末日經, 52:30 復活主題第一次出現)
③ 呼喚與復活 2222 2234 (53:06)
④ 啊 ! 相信 → (54:27 O,glaube 合唱時會出現)(許多樂器急促,像哀嘆一般)
⑤ 末日經與復活 44227 (55:49 標準的末日經旋律出現)
⑥ 呼喚與復活 222223 224 |→ (57:00)
發展部(58:42~)
2 4 6
2 4 6
(4) 46226 2242263 (224 1:00:03 大調的復活主題,進行曲風格)
4422226 (59:33)
4444
44445
15
奏鳴曲式的再現部(1:05:09) - 復活獨唱與合唱
奏鳴曲式的再現部(1:05:09) - 復活獨唱與合唱
nach KLOPSTOCKS HYMNE "DIE AUFERSTEHUNG"
Chor und Sopran
Alto solo
Sopran solo
Chor und Alt
Sopran und Alto solo
Chor
|
根據克羅普斯托克所撰寫之『復活』讚美詩改編而成
女高音及合唱部分
女中音獨唱
女高音獨唱 (使用第三主題)
女中音及合唱部分(使用第二主題-復活)
女高音及女中音獨唱
合唱
|
第一主題再度奏出(1:21:39),鐘聲、管風琴、定音鼓、鑼聲等發出巨大響聲。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