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2日 星期一

《科學怪人》

 為紀念瑪麗・雪萊創作的經典小說《科學怪人》問世兩百年,麻省理工學院(MIT)出版社邀集學界菁英團隊完成一百餘則的隨文註解,推出「特別註解版」,並由麥田出版社翻成中文於去年九月問世。(https://reurl.cc/XeEa7E)



早在三年前看了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中介紹本書,就想找全譯本閱讀,對本書的了解不致停留在青少年時期看的改寫簡易版或改編後的電影。



去年在圖書館借了啟明出版社的南京醫科大學劉新民教授翻譯的200週年紀念版(https://reurl.cc/E2obEg),花了幾天看完,所以MIT版我主要是看隨文註解。隨文註解以現代的觀點重現本書,篇幅和可看性不會低於原文本。

MIT 「特別註解版」是專為現代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編纂評述,是同類書的創舉,期望他們在創造發明之際,同時具有人文思考與關懷,除了為人們帶來幸福,也要避免災難。
對這本被譽為「史上第一本科幻小說」的敬意,我邊看邊查相關資料,整理筆記,並手殘(誤)用 Xmind 做成心智圖。心智圖的連結我放在 Dropbox, 內容還會陸續增加,有興趣的朋友可下載。https://reurl.cc/a5VXl7




2021年1月17日 星期日

AI沒必要模仿人類

 前天在寫「王積薪聞棋」的PO文同時(https://reurl.cc/l0dM7v),網路上看到一則有關AI的新聞 - "Alexa首席科學家表示「圖靈測試」評量AI根本就走錯路,AI沒必要模仿人類" (https://reurl.cc/V3Xn0n)。

圖靈是上世紀的一大天才,一個人就做出改變世界命運的兩大成就。其一是二戰末期破譯德國納粹的密碼,提早讓戰爭結束;另一個是現代人工智慧理論基礎的建立,提出「圖靈測試」,看過電影『模仿遊戲』的人不會陌生。(另一個不算成就的成就,是因同性戀不見容於當時英國社會而自殺,是同志運動一再被提起的案例,若沒有早逝,資訊革命的腳步可能會提早推進若干年)


「圖靈測試」是圖靈於1950年提出的思想實驗,判斷機器是否能夠像一般人思考。方法很簡單,就是讓測試者同時向他看不到的一個人和一台機器連續發問,如果有超過30%的測試者不能確定回答的是人還是機器,那麼這台機器就通過了測試,並被認為具有人工智慧。這項測試一直被研究者視為衡量AI 是否具有「智慧」的最常用標準。
但在新聞中,Alexa 的科學家認為自我學習的機器在不如人類的地方,會用自己的長處去彌補,讓自己更像「人」,而讓測試者無從分辨。機器明明有更厲害之處,為什麼還要限制自己,去強求和人類無差別呢?那麼,我們對 AI 的衡量是不是要有新的標準?
王積薪的故事中,婆媳即使是仙人,還是以「人」的基本認知來思考棋步,但 AI 不一定要模仿人類如何思考,它有高超的運算能力和海量的資訊存儲,能夠另闢蹊徑,突破人們傳統的思維。
2016年李世乭在與 AlphaGo 的五盤人機大戰中,AlphaGo 多次以莫名其妙的落子讓李世石困惑,後來證實那些棋步是勝負的關鍵。而那些棋步違反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棋譜規律,是由AI和自己對戰的深度學習中"思索"出來,也是電腦智能科技迭代發展的成就。


我一直不認同人們的自我安慰,「人有愛心,懂得關懷,冰冷的機器學不來,所以機器永遠取代不了人類」。真是屁話,人類縱使有七情六慾,可預見對於神通廣大的 AI 來說,以有窮盡的參數模擬起來並不是很難,甚至可能大大超越人類的情感變化,發展出人類想不到的「愛」與「關懷」,人類一方可獲得更溫暖的回應。
在速度的比拚上,人類早已落後汽車很多,人們頂多在自身領域拿個奧運金牌。那未來人們在 AI 掌控的時代還可以做什麼呢?人的意義又何在?
另一個讓我嗤之以鼻的常見無聊論戰是爭辯哪一個行業的人比較容易失業?製造業還是服務業?醫師還是護理員?銀行櫃檯員還是理專?麥當勞得來速還是炸薯條的員工?在未來典範轉移時,現在所有的工作型態都需要重新的思考,所有職業都有可能消失,但部分會轉換成不同的方式,也會有很多現今尚未存在的工作出現。
科幻大師艾西莫夫早在1957的機器人系列--《裸陽》中,就有一個叫做索拉利的人類移居星球,當地居民的生活起居都由機器人打點,人們只要負責藝術、玩樂和縱慾。歷史學家哈拉瑞在《21是記的21堂課》提到「全民基本收入(UBI)」的觀念,政府應該對控制演算法和機器人的億萬富豪和企業課稅,在用這筆稅金滿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例如給又窮又失業的極端正統猶太人天天研究猶太經典《塔木德》,雖然毫無生產力,但他們會因此得到歡樂和滿足,這不也是人生的意義嗎?


一般大公司除了有CEO(執行長)、CFO(財務長)、CTO(技術長)以外,可能還需要哲學長(Chief Philosophical Officer,CPO),確定 AI 系統的行動符合倫理規範。思辨的重要課題「電車問題」即為一例,發生事故時你可不可以犧牲一個無辜第三者而救一整車的人?在自動駕駛車的場景,狀況為救車上的X人,可能會撞上路旁行人Y人,那CPO要思考如何設定 AI 的核心判斷,X和Y的比例要多少才不會背離道德準則?
更近一步想,CPO可以是AI 嗎?人類的思維可以限制住 AI 嗎?再多想是科幻電影的範圍了。
或許像下棋一樣的「弱人工智慧」只能在預先定義的問題範圍內運作,而我們距離「強人工智慧」(「通用人工智慧」),還有好幾十年,甚至百年以上的距離。但說不定,正如搞失蹤的馬雲說的:未來已來。

2021年1月16日 星期六

王積薪聞棋與現代人工智慧

徜徉唐宋琴棋書畫世界之偶得。  

宋人編著的《太平廣記》有一篇「王積薪聞棋」的逸事(https://reurl.cc/ynZ2ja),翻成白話文大意如下。

唐安史之亂,玄宗逃難到四川,圍棋高手王積薪也跟著去。路上較高級的旅館被其他大官先住滿了,王積薪只好找偏僻的地方安頓,順著溪走,來到只有一對婆媳的人家勉強住下。  

晚上王大棋手睡不著,不久後聽到婆婆對媳婦說,好好的夜晚沒什麼好玩的,不如來下盤棋吧! 媳婦說好。積薪覺得奇怪,這對婆媳各睡在東西兩邊的房間,又沒有燈火,要怎麼下棋呢?於是他靠著門邊張大耳朵聽。他聽到婆婆說,我下在東五南九,媳婦回應,我下在東五南十二,.......

後來兩人每下一步棋,都要想很久,到了快四更,積薪暗中算了算,兩人共下了三十六手。突然婆婆說,妳輸了,不過我才贏妳九目而已,媳婦甘願服輸。 天亮了,積薪穿得整整齊齊向婆媳請教,婆媳隨便教了一些後,跟積薪說,你這樣在人間已經遇不到敵手了。積薪道謝離去,才走十幾步回頭望,那間屋子已經不見了。  

後來王積薪真的棋藝大進,找不到對手,但他把那晚婆媳對奕的棋譜重擺,怎麼都想不出婆婆可以贏九目的結果。 我小時候看過改編給青少年的版本,導讀者無非是要勸導小朋友不可驕傲,強中自有強中手,高手在民間呀!而現在看了原典,會有不同的聯想。  

現代的棋手自小經過專業化的訓練、鑽研長期累積的棋譜和無數次的實戰經驗,我相信棋力必定超過古人。但自從AI把今世絕頂高手徹底打趴後,人類高手們已經只能向AI學習,對圍棋的布局和下法有了和以往不同的思考,似乎衝破了結界,來到千百年來棋壇無法想像的境地。  

機器的運算能力和資訊存儲遠超過人類,人類向機器學習可以修練到甚麼程度呢?人類怎麼跑都不可能贏過汽車,有必要以血肉之軀來學習汽車的運動模式嗎?或是只要有一點進步,壓過其他人,在人類中稱雄就滿足了?柯潔嘆息這輩子再也贏不了AI,以後的棋手壓根不會有勝過AI一局的念頭。  

在怪異傳說中,王積薪遇到的可能是仙是妖是鬼,但現代人類遇到的是由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神靈。目前圍棋的賽制,規定要在一分鐘內落子,而上面故事的婆媳每一步都得思考良久,下了幾個鐘頭才共三十六步,嚴格來說還比不上AI呢!  

如果摩爾定律在可見的未來持續有效,機器的效能還會以倍數成長。能夠打敗AI的,只可能是更進化的AI。19X19的棋盤,每一目只有三種可能(黑/白/空),算起來是3的19乘以19次方(即3^(19X19) ),雖然非常非常大,但還是有窮之數,將來AI是否可以完全掌握其變化呢?若真如此,以後AI對弈時,不用到三十六步,可能只要一開始佔得先機,就可宣布獲勝,告訴對方贏幾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