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說 第129期 三國夢之隊(一) 魏天時蜀地利吳人和
三國是東亞的共同語言
把謀略做到極致 - 軍事, 外交, 政治, 是中國故事取材最高的時期
正史與野史中的三國
曉說 第130期 三國夢之隊(二) 連環劫
三國國滅時, 正史的紀載人口數
東漢末年未戰亂時, 有5648萬人, 歷經黃巾, 董卓等之亂, 三國鼎峙時, 有767萬人, 失去80%人口
人口減少, 地太多, 曹操實施屯田制
- 《三國志》是陳壽(233~297)私撰的歷史, 非官修歷史, 文筆簡練, 應有七成是可信的事實
- 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皆為私撰, 以一己之力,收集資料,不官僚,文學性亦高, 作者下場皆不好
- 《三國志》只有記和傳, 沒有表和志, 缺乏經濟文化的內容
- 裴松之 《三國志注》, 東晉、劉宋時期的史學家(372~451)
- 元朝《三國志平話》, 在中國失傳, 現有的在京都圖書館
- 明朝羅貫中《三國演義》: 要政治正確, 以蜀漢為正統, 30%是創作, 如書上說張角是落第秀才, 創太平道, 但實際秀才是隋朝科舉以後才有, 羅貫中曾在張士誠帳下,參加過元末的群雄爭霸, 所以會將自己的經歷帶入
- 三國時期書信主要還用竹簡, 但《三國演義》內的描述是用紙張為主了
- 如劉備娶妻在《三國志》只有八個字 - "權稍畏之,進妹固好" , 後被多重演義, 京劇裡就有五六齣劉備和孫尚香的戲(如甘露寺)
- 要以跳脫史實, 純小說的眼光看《三國演義》。
- 陳壽和裴松之寫史書時離三國不遠, 如此史料較真實, 還是會因個人尚有利害關係而更為扭曲?
- 不管《三國演義》的內容真實性有多少,三國故事已成文化基因,深深影響後世。
魏蜀吳三國的優勢
- 魏占天時 : 是中國核心, 正統, 挾天子以令諸侯, 後由漢禪讓, 續為正統,
- 蜀占地利 : 四川天險, 只要守住劍門關和漢水, 四川當地人視其為外來政權
- 吳占人和 : 孫家父子兄弟皆人傑又和睦, 君臣一心, 賢能為之所用,歷代在吳郡為官, 聚集當地人才(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
- 這和以前所認知的吳占地利 , 蜀占人和有很大不同。
曉說 第130期 三國夢之隊(二) 連環劫
三國國滅時, 正史的紀載人口數
- 魏有十州, 66萬戶, 443萬人
- 吳有三州(揚州,荊州,交州), 52萬戶, 230萬人, 軍隊23萬
- 蜀有一州(益州), 28萬戶, 94萬人, 人口太少, 只能不斷戰鬥
東漢末年未戰亂時, 有5648萬人, 歷經黃巾, 董卓等之亂, 三國鼎峙時, 有767萬人, 失去80%人口
人口減少, 地太多, 曹操實施屯田制
人口減少那麼多, 為什麼還是人才輩出, 小說的力量太大了。
魏蜀吳三國的本質
曉說 第131期 三國夢之隊(三) 誰是董事長
諸葛誕叛魏, 本是吳國揮軍北上的最好時機 , 當時司馬家已控制魏的朝廷, 外面領軍將領不服, 淮南三叛, 三位總司令先後叛變, 因魏將鍾會用假信而失敗 (此段正史有紀載, 三國演義無, 因三國演義從不以吳的觀點敘事)
蜀無勝的能力, 吳無勝的慾望, 所以中原王朝終究完成統一。
若是一個創業公司, 誰最適合當董事長?
孫權
曉說 第132期 三國夢之隊(四) 十項全能CEO
曹操 : 文武全才, 不只是三國的CEO, 也是中國歷史的 CEO
毛澤東很推崇曹操, 替他翻案
挾天子以令諸侯非易事, 何進, 董卓等人就失敗
曹操開啟建安文學, 詩中多悲天憫人
改革軍制, 官制, 積極生產
推行薄葬 : 漢朝因以孝廉舉士, 對祖先厚葬以博取名聲, 漢朝約1/3的GDP 埋入土中, 所以後人喜歡盜漢墓
會打仗, 重要的是會打敗仗, 著兵書, 但已失傳
魏篡漢的阻力比被司馬篡魏的阻力小, 表示魏得軍臣之心
負面作為
中原人口大量減少, 內遷少數民族, 導致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 奠定隋唐強盛的基礎
曹操對中華民族融合, 文學, 軍事等貢獻卓著 , 當CEO才可盡其所長, 當董事長太可惜
劉備可當 CPO, 首席人力官, 找人才, 並妥善安置 ,會編故事, 會做政治思想工作
沒有鄉黨, 要到處尋找人才, 留住人才
34:27 穎川多出軍師,大謀士(如蜀的徐庶、司馬徽,魏的郭嘉、荀攸、荀彧等) 可能是三體的智子加持
曉說 第133期 三國夢之隊(五) 軍師聯盟 (2017/8/29)
馬伯庸(新世代), 張大春(民國遺風)也一起聊三國
曹操遺言曹丕, 可將以前其打壓的門閥士族再度重用,
曹操想學周文王, 但沒算到諡號要使用文帝, 反而讓曹丕用了
首席運營官(COO) - 在前線營運 =>諸葛亮
總參謀長 - 精於計算, 能與他人合作,能輔佐他人,又不顯露其野心 =>司馬懿
諸葛亮&司馬懿
33:40 曹家四個有軍權的人 : 曹操,曹丕,曹真,曹爽(操丕真爽)
戲劇的時間軸和實際歷史的時間軸不同, 曹操於官渡之戰後花七年時間統一北方, 在三國演義篇幅不多, 還不如諸葛亮借東風那小段時間
魏蜀吳三國的本質
- 魏是擁有軍隊的國家, 有信念建設國家, 像羅馬帝國 , 有正統觀念, 制定典章制度, 如人才的取得用九品中正制, 曹操改厚葬為薄葬
- 蜀是擁有國家的軍隊, 由出師表可知, 其為先軍政治, 軍事殖民政權, 不斷打仗, 很難有建設 , 要收復中原, 才能成為真正的國家, 像十字軍時期的騎士團
- 吳是封建地區, 由一群封建領主共治, 沒有帝國的野心, 像中世紀的歐洲, 偏安東南, 無力爭霸,向海洋發展
- 魏蜀之間爭漢中, 諸葛亮六出祁山
- 魏吳之間爭合肥, 但吳向魏稱臣, 魏沒好理由打吳
- 吳蜀之間爭荊州, 夷陵之戰, 蜀大敗, 幾乎全軍覆沒
諸葛誕叛魏, 本是吳國揮軍北上的最好時機 , 當時司馬家已控制魏的朝廷, 外面領軍將領不服, 淮南三叛, 三位總司令先後叛變, 因魏將鍾會用假信而失敗 (此段正史有紀載, 三國演義無, 因三國演義從不以吳的觀點敘事)
蜀無勝的能力, 吳無勝的慾望, 所以中原王朝終究完成統一。
若是一個創業公司, 誰最適合當董事長?
孫權
- 董事長最需要的優秀素質:胸懷寬廣
- 孫權執政52年, 實際掌權20多年, 對父兄留下的老臣持之以禮,其樂融融
- 吳的人才素質高, 整齊團結, 因孫權的領導風格而來, 如謙沖的魯肅, 取荊州的呂蒙(吳下阿蒙,原不識字, 後成一代儒將)
- 文治武功, 內政外交皆優, 開始經營中國南方, 達到廣東, 奠定東晉南渡, 南北朝時期南朝建都南京的基礎,
- 所以吳在三國的時間最長。
曉說 第132期 三國夢之隊(四) 十項全能CEO
曹操 : 文武全才, 不只是三國的CEO, 也是中國歷史的 CEO
毛澤東很推崇曹操, 替他翻案
挾天子以令諸侯非易事, 何進, 董卓等人就失敗
曹操開啟建安文學, 詩中多悲天憫人
改革軍制, 官制, 積極生產
推行薄葬 : 漢朝因以孝廉舉士, 對祖先厚葬以博取名聲, 漢朝約1/3的GDP 埋入土中, 所以後人喜歡盜漢墓
會打仗, 重要的是會打敗仗, 著兵書, 但已失傳
魏篡漢的阻力比被司馬篡魏的阻力小, 表示魏得軍臣之心
負面作為
- 殺孔融, 楊修 : 較接近法家, 討厭腐儒
- 因父在徐州被殺, 遷怒陶謙而屠徐州
中原人口大量減少, 內遷少數民族, 導致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 奠定隋唐強盛的基礎
曹操對中華民族融合, 文學, 軍事等貢獻卓著 , 當CEO才可盡其所長, 當董事長太可惜
劉備可當 CPO, 首席人力官, 找人才, 並妥善安置 ,會編故事, 會做政治思想工作
沒有鄉黨, 要到處尋找人才, 留住人才
34:27 穎川多出軍師,大謀士(如蜀的徐庶、司馬徽,魏的郭嘉、荀攸、荀彧等) 可能是三體的智子加持
馬伯庸(新世代), 張大春(民國遺風)也一起聊三國
曹操遺言曹丕, 可將以前其打壓的門閥士族再度重用,
曹操想學周文王, 但沒算到諡號要使用文帝, 反而讓曹丕用了
首席運營官(COO) - 在前線營運 =>諸葛亮
總參謀長 - 精於計算, 能與他人合作,能輔佐他人,又不顯露其野心 =>司馬懿
諸葛亮&司馬懿
- 身居高位, 權傾朝野,皇帝幼小無能, 都沒篡位
- 行事都很謹慎, 會錯過很多良機
- 成名早, , 但實際比司馬懿少兩歲
- 由互相吹捧的大V們-穎川名士(9:10三體人又出現了)推薦 (主要是徐庶,司馬徽)
- 劉備旗下人才不多, 可以早日冒出頭
- 在正史, 劉備生前, 諸葛亮還主要做後勤工作, 使後方安定, 前線糧草充足
- 沒有顯著戰功, 所以沒篡位的本錢(不管有無這個心思)
- 事無鉅細, 事必躬親, 是 COO的條件, 會訂 KPI, 貫徹 CEO的目標
- 早期隱忍, 不強出頭, 步步為營
- 晉史美化司馬家, 醜化曹家, 作為司馬篡魏的正當性, 晉史提到曹家先小人要防司馬, 司馬懿有"狼顧","三馬同槽"等記載(依常理推論是瞎編的), 可見正史也是演義, 給官方看的 B2B, 而演義是迎合大眾口味的,是 B2C
33:40 曹家四個有軍權的人 : 曹操,曹丕,曹真,曹爽(操丕真爽)
戲劇的時間軸和實際歷史的時間軸不同, 曹操於官渡之戰後花七年時間統一北方, 在三國演義篇幅不多, 還不如諸葛亮借東風那小段時間
曉說 第134期 三國夢之隊(六) 軍師背後的女人 (2017/9/13)
司馬懿之妻張月華
開腦洞 : 其實諸葛亮是漢獻帝
司馬懿之妻張月華
- 張月華相貌與資質普通, 因為是"國母" , 晉史將她地位提高, 美化。
- 張月華雖智識不高,但心狠手辣,司馬懿稱病,卻不巧被侍女看見,張月華立刻把侍女殺了,每當司馬懿想要納妾,張月華就帶著幾個兒子一起絕食,司馬懿咬牙切齒但卻毫無辦法,只得作罷。
- 生了三個傑出的兒子。
- 正史裡無其名字, 只知姓黃, 只是交代了她是沔陽名士黃承彥之女,在羅貫中筆下,只簡單的被稱為黃氏。黃月英之名是後人和戲劇添加的。
- 民間相傳,其髮黃膚黑,面貌奇醜。
- 諸葛亮在未成名前 , 要靠"三體"加持的穎川名士吹捧, 所以會娶黃女亦是為前途考量。
- 一個歷史上根本幾乎不存在的普通婦人, 沾諸葛亮的光, 成了貌醜心慧的奇女子。
- 正史記載, 諸葛亮和漢獻帝都是生於西元181年,卒於西元234年。
- 漢獻帝給忠心臣子的衣帶詔, 密謀殺死曹操只是失敗的A計畫, 其實還有另一批臣子策畫備案B計畫, 讓漢獻帝逃出宮中。曹操將參與A計畫的知情人士都殺了, 立了一個假皇帝。
- 漢獻帝逃出宮中不能馬上拋頭露面, 只好 "躬耕於南陽", 自稱為"臥龍先生。,若不是皇上, 怎敢那麼大膽自稱為"龍"。
- 徐庶等人是他的暗樁, 佈署他的出山計畫, 若非為皇上, 哪有那麼多人替這無名後輩出聲。
- 名士黃承彥為何要將女兒嫁給當時默默無名的諸葛亮, 就是從徐庶等人那兒知道他的身分, 想要攀結皇室。
- 劉備不遠千里投奔荊州的劉表, 是聽到漢獻帝隱匿在荊州的風聲。接著"猥自枉屈"去"三顧茅廬", 見面證實諸葛亮的身份後, 才虛心聽他教誨,屁都不敢放一下。
- 因為是皇帝, 自有高度和遠見, 才能提出未來天下三分的"隆中對"。兩人當時就約定諸葛亮以軍師的身分, 實際掌握決策權。
- 諸葛亮跟了劉備後, 初期劉備不敢讓他在前線冒險, 只能在後方安定民心。劉備對他唯命是從,只是作為臣子該有的本分。
- 赤壁之戰前諸葛亮到東吳, 沒有馬上去拜訪多年不見, 在孫權底下當將軍的親哥哥諸葛瑾, 有違人情。
- 諸葛亮罵死王朗。王朗是曹操麾下文武雙全的謀士, 要不是發現在三軍之前罵他的是皇上, 不至於慚愧莫名, 噴血而亡。
- 劉備白帝城託孤, 對他說「汝可取而代之」,只是要歸還政權給他而已, 諸葛亮沒有答應, 自認在第二線比較好發揮。劉備隱瞞了這事實那麼久, 是稱職的面壁人。
- 在宮中的假皇帝既然是曹操扶植的傀儡, 所以才那麼容易被曹氏父子操弄, 最後更輕輕鬆鬆禪讓出帝位。
- 空城計時諸葛亮在城樓彈的是宮中之曲, 想喚起司馬懿的良知。司馬懿聽到此宮中才有之曲後, 明白謠傳果然是真的, 所以才良心發現而退兵。
- 六出岐山, 北伐中原。蜀漢和曹魏在人口,經濟, 軍事等實力差距頗大, 若非皇帝, 豈會窮兵黷武, 非收復中原不可。
- 因為是天子, 所以才能借到東風, 上天要賣面子給祂的兒子呀。
- 出師表密碼-"苟全性命於亂世, 不求聞達於諸侯", 因為是皇上, 當然不需聞達於諸侯。回想多年來復位不成, 才說"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