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要不要繼續看「軍師聯盟」?

好久沒追劇, 前陣子本想好好的看「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 但到了第五集的司馬懿救父, 就意興闌珊了。昨天提起精神往下看,但不到一集,過了司馬懿自殘雙腿和《曹娥碑》解謎就停了。

「軍師聯盟」是近期頗受好評的所謂歷史大戲,身為小(偽)三國迷的我當然不能落人後。尤其陸劇近年在劇情鋪陳、人物對話、服裝道具,場面布景等頗受好評,能花點時間浸淫其中, 也蠻有樂趣。
但「軍師聯盟」從開始的衣帶詔、月旦評到刑場救父,彷彿又讓人感覺在重溫「瑯琊榜」。除了有英氣勃勃、溫柔剽悍的劉濤(霓凰/張春華),連在兩劇中揭穿陰謀的關鍵人物都是王勁松(言侯爺/荀彧),其中人物的性格、計謀的發展、結尾的轉折都如出一轍,不禁聯想到
在萬維鋼的「萬萬沒想到」一書中有一個章節-「橋段會毀了你的生活」,幾乎所有劇情都是對已有橋段的重新排列組合,情節都已經被歸類編號,哪天出現這樣的對話也不希奇了--編劇A:「前25分鐘是一個A15劇情,分四段,分別是NM-23 、KB-1 、DSJ-9 和Z-4 。建議其中從第一段到第二段的過渡使用一個 XUB-7。」編劇B:「XUB-7最近二年已經被人用過13 次了,是不是可以換成Pl32?」



三國的故事依附在三國的歷史,但名為正史的「三國志」是陳壽本人的私撰紀傳體史書,加上裴松之的補注,因個人立場和觀點,和實況已有出入。再經過歷代說書人的加油添醋,羅貫中集大成的演義小說,情節人物只剩骨架, 血肉面貌大多已是後人虛構杜撰。例如孫權嫁妹在「三國志」只有八個字 - "權稍畏之,進妹固好" , 後被多重演義, 京劇裡就有五六齣劉備和孫尚香的戲(如甘露寺),以後相關的影視作品就族繁不及備載了。

司馬懿是晉朝的奠基者,故「三國志」未給他立傳,著墨也不多。至於司馬懿首次出現「三國演義」是在第39回,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曹操正式當宰相後,「以毛玠為東曹掾,崔琰為西曹掾,司馬懿為文學掾...」。下一次出現已是第67回,建安二十年(西元215年),曹操平定漢中後,司馬懿勸曹操乘勢攻下西蜀, 被拒絕。所以在三國演義前半部,司馬懿還是介於路人甲和跑龍套之間。

「軍師聯盟」的劇情, 必定要提升司馬懿的重要性,豐富其前半生的奮鬥歷程。在官渡之戰(建安五年, 西元200年)前,曹操就愛其才,要委以重任,司馬懿卻不肯伴其左右而自殘雙腳,看到這裡,覺得和台灣鄉土劇的灑狗血又有何異?

接著曹操領軍到官渡,經過曹娥碑,是根據「世說新語」有關楊修解謎的故事。「軍師聯盟」被人稱道的是製作認真、考據嚴謹,初期曹操被稱「司空」,而不像其他劇集一開始就稱其為「宰相」; 劇中的非正式書信文件多以竹簡書寫;男子服裝以大袖尚黑為主等等。但我看到曹娥碑的碑文不禁啞然失笑,大大的碑上就寫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大古字。先不論曹操一行是否會經過曹娥碑的可能性,但真正的曹娥碑文有四百多字,那八個字謎是蔡邕在碑文後面所補的評語。既無碑文, 何來評語?真不知是劇組無知,還是認為無所謂,古字漂亮吸睛就好。




劇情其後的發展想當然耳就是曹丕和曹植兄弟奪嫡的宮鬥劇,再加上三角戀(司馬懿、張春華、柏靈筠)、四角戀(曹丕、曹植、郭照、甄宓 )和兄弟基情(曹操與郭嘉、荀彧,曹丕與司馬懿),想著想著和「瑯琊榜」、「甄環傳」沒多大不同? 雖然以看肥皂劇的心態輕輕鬆鬆追「軍師聯盟」和下一部「虎嘯龍吟」未嘗不可, 但何不把時間浪費在聽音樂上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