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三部曲》感言之一
花了一個月, 斷斷續續地終於看完以撒·艾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
會想看這套60多年前的科幻經典,主要是因為很多有關科幻小說的評論文章(如劉慈欣所著的《三體》)提到此系列,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影評也常有《基地》的身影,甚至艾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已成為AI人工智慧領域的最重要詞彙之一(另一個是《圖靈測試》)。
我的科幻小說啟蒙在高中時期,當時除沉迷武俠小說外,還接觸了張系國的星雲組曲(城、五玉碟)和倪匡的衛斯理系列。張系國算是中文科幻的先驅,以其理工背景和浪漫情懷,創造具有中國風味的中篇小說。倪匡的科幻作品算是純休閒小說,以單純的幻想夾雜了冒險、偵探等元素,雖引人入勝,但常有虎頭蛇尾之憾。
大學以後幾乎沒再碰科幻小說,科幻電影倒看了不少。文科生缺乏科技知識,對科幻電影浩大場景和刺激動作場面的興趣遠高於蘊含的科技和幻想成分。星際大戰系列和星艦迷航記系列算是其中的佼佼者,都建構了恢弘的宇宙觀。
科幻小說是『科+幻+小說』,用我現今的視角來看《基地》,『小說』的比例佔大部分。《基地》的情節是『銀河帝國興亡史』,艾西莫夫是從『羅馬帝國衰亡史』來架構整本書的史觀。這個架構也可以套在武俠世界、魔戒的玄幻世界、哈利波特巫師世界等。在歷史推演、權謀鬥爭、人性掙扎、意外結局等基本橋段之外,《基地》把場景拉大到銀河系(並非整個宇宙),再附加上『科』和『幻』,遂成此類『太空劇場』型科幻小說的鼻祖。
《基地三部曲》除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外,有深厚的科學、人文、社會、歷史和哲學的內涵,為其後各類的科幻作品提供豐富的養分,和其他文學經典作品比較也毫不遜色,並為這幾十年的科幻電影創造了很多想像空間。
《基地三部曲》感言之二
接著昨天的PO文, 聊艾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
決定K書前, 曾猶豫這三本60多年前的科幻小說值不值得花時間和眼力來看?
曾看過一位愛書人的網路文章, 他提起自己看過兩百多本推理小說,但推理天后克莉絲蒂的作品卻只看過一本,而且是看了上百本推理著作後才勉強去追著看的,看完後失望地不再碰觸天后作品。他看的那本書是我非常喜歡的推理名著--《一個都不留》(又譯為《十個小黑人》、《童謠謀殺案》),是『密室謀殺』類型的開山祖師。
這位愛書人認為《一個都不留》是 『老掉牙的陳年經典神主牌』,現代的讀者經過後期作者根據『密室謀殺』的原型創作出來的變形作品,比《一個都不留》精彩的實在太多了。就如三十多年前的小蜜蜂遊戲,當時帶給我們這一代無比歡樂,但現在的年輕人怎會滿足於這麼陽春的遊戲呢? 這雖不會剝奪我們這一代的懷舊情感,但怎忍心鼓勵年輕人去玩(讀)這種經典作品呢?
這位先生是否言之有理? 依此觀念類推,是否適用於其他類型的文學呢? 尤其是科幻小說?
其實我也喜歡看柯南,相信後期的推理作品在懸疑度、鋪陳編排功力或場景描繪比克莉絲蒂好看的書很多,但我還是會繼續看克莉絲蒂的作品。或許是克莉絲蒂創造出古怪可愛的白羅偵探和熱心冷靜的瑪波小姐,形象鮮明深植人心,即使那些書都超過四十年了,但我還是會進入『克老太太』的世界。
以科幻小說而言,經過時間篩選後,留存到現在最早的作品,竟是還被人津津熱道的西方文學的第一部科幻小說 《科學怪人》,1818年一位十九歲小女生的作品。隨著科學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我們不會因為是二百年前的寫作背景而忽略它,一代一代人還是奉其為精品。更何況是至今才不過60年的偉大作品《基地》呢?
懷著這種心態,讓我可以高高興興地享受《基地》帶給我的樂趣。
《基地三部曲》感言之三
繼續聊艾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
艾西莫夫於21歲(1941年)開始創作基地系列,竟將這部科幻史詩經營了半個世紀, 直到72歲(1992年)去世,共寫了劇情獨立、卻又緊密相連的七大冊故事。而其中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是前三部,即大家熟知的《基地三部曲》。有關《基地》的相關文章在網路上汗牛充棟,我就不再贅述。(可參考Baidu百科 https://goo.gl/St3hdL)
《基地》的主線很單純,銀河帝國的科學家謝頓,以統計數學(類似現在的大數據吧!)+心理學+歷史學,創造出『心理史學』,預見了強盛的帝國將因腐敗而傾頹滅亡。整個銀河將要經歷三萬年蠻荒、悲慘的無政府狀態,另一個大一統的『第二帝國』才會出現。謝頓無法阻止崩潰,但試圖將三萬年的動盪歲月縮減為一千年。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窮後半生的精力,設立了兩個科學據點:『第一基地』(由自然科學家組成)與『第二基地』(隱身在銀河舞台幕後,由心靈科學家與心理史學家組成)。
《基地三部曲》的時間點就在關鍵千年的前四百年,在謝頓去世後,依照其安排的『謝頓計畫』,『第一基地』的科學家在銀河邊緣的端點星,先站穩腳跟,再逐步擴張,與強大顢頇的帝國對抗,雖有異能者的攪局,但在『第二基地』暗中協助下度過一個一個的難關。
這樣的故事架構由今日看來並不令人驚豔,但我們把自己置身到五零年代初。當時距離西方第一本科幻小說《科學怪人》(1818年)的發表已超過一百年,到二十世紀初,科幻小說成為嚴肅的文學體裁才廣為人知,而『太空劇場』型的史詩巨作尚未出現,但當時美國已湧現大批風格鮮明的科幻雜誌,推動科幻小說快速發展,艾西莫夫正是在這背景下,一篇篇的將作品發表在雜誌上,沒想到後來發展成銀河詩篇。
《基地三部曲》由五個短篇和四個中篇組成,艾西莫夫開始寫作時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已被提出40年,但都還在理論階段,我相信他在寫作中正值原子彈的發明和使用,所以『第一基地』擁有的核能知識成為宰制其他『蠻荒星球』的主要資產。
艾西莫夫會想建構銀河帝國的未來框架,是參考(他自己開玩笑說是抄襲)了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由自然科學家組成的『第一基地』透過虛構出的宗教神秘力量、經由貿易建立龐大的商業體系、擊敗苟延殘喘的帝國,每一階段都在有驚無險中度過危機,皆印證了心理史學的『謝頓預言』,頗有『歷史決定論』的味道。不由得想起《三體》人開發出的遊戲,是否每個文明都會有類似的發展歷程? 而且似乎都在巨大而不可免的悲劇中,保存一燭微弱的希望火苗。
《基地三部曲》感言之四
針對艾西莫夫的科幻經典《基地三部曲》,以今日後見之明的視角,在雞蛋裡挑一些骨渣。
(1) 《基地》所在的銀河世界,只有由地球擴展的人類,沒有外星生物。
現代的我們受好萊塢科幻電影的洗禮後,對外星生物的存在深信不疑,對其形體也會有各種奇思妙想。
《基地》的設定,故事距今約二萬年,人類後裔移民到銀河各角落。然而除了人類,從未發現任何智慧生物。
若是這樣,銀河系至少2千五百億顆恆星,若以太陽系有八顆行星為平均值,共超過二兆顆行星,生命真的那麼稀奇嗎?
雖然我們對1950年提出的『費米悖論』(我們為何還沒遇到外星生物?) 尚無從解釋。但廣袤浩瀚的宇宙若真的只有人類,那是何等的孤獨?
(2) 小說裡的人物刻畫較單薄。
貫穿小說的主軸是『心理史學』和『謝頓計畫』,五個短篇和四個中篇的人物不多,重疊性也不高,無法以較多篇幅對單一人物詳加描寫。
大部分情節在對話中進行, 對人物性格的描繪也多流於平面而刻板。
(3) 戰爭場面不夠熱血。
《基地》作為史詩鉅作,沒有熱血激烈的戰爭場面,對未來世界武器的著墨也不多。
即使異能者騾對『基地』的攻擊,也只以寥寥數行帶過,實在不過癮。
(4) 《基地》的情節類似人類世界的發展進程,想像力沒有超越。
二萬年後的世界,語言文化、風俗習慣、思考模式竟然和四0年代大同小異,科學進步的影響力竟也微乎其微。
《基地》的科學家以宗教、貿易、權鬥等手段征服其他『蠻荒星球』,這些『蠻荒星球』兩萬年來都沒進步嗎?
艾西莫夫(1941年)開始創作基地系列,當時科幻雜誌雖已風行,但作為類型小說,只是開端而已,即使喬治歐威爾對未來極權社會省思的《一九八四》也到1949年才出現。
當時人們的想像力當然不可能和今日相比。
(5) 艾西莫夫對未來科技發展的預測可以再高一點(這太苛求了,是以神級的標準看待他)。
現代天文學和物理學在四0年代雖已奠基,但促進現代科技指數型發展的『摩爾定律』才於 1965年提出,促使資訊科技、基因工程、奈米科技,人工智能等應用科技在二十一世紀成為顯學。艾西莫夫寫作當時對人類之後的生活周邊科技應用發展是無法想像的。
《基地》中物理科學家掌握的最先進技術只是核能,如第三部中小女孩在二萬年後使用的集音器就比現在最簡單的竊聽器還落伍很多。
但以另一角度想,人類的基礎物理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後,就沒有顛覆性的突破。應用科技方面,核聚變還不能解決人類的能源,太空旅行還是遙不可及。
1969年人類登陸月球後,宣稱30年內要登陸火星,但過了快50年,還是年年說30年內要登陸火星。
現今人類的科學成果和對未來科技的想像,比艾西莫夫所處的四十年代差異有多少呢?
可以確定的是,真實世界的科技水準必然影響、限制科幻小說的創作;而科幻小說的想像,某種程度也在預測未來科技的發展。
每一代的讀者都會折服於艾西莫夫的想像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