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日 星期日

『長安十二時辰』觀後感

一個星期來連續且斷續的把大陸劇『長安十二時辰』看完了,這部48集的電視劇是根據暢銷小說家馬伯庸的同名原著所改編,以電影的拍攝手法,花費鉅資所完成。



起初我知道這部小說是在2018年底,高曉松的『曉說』專訪馬伯庸(『長安穿越指南』共三集 )。當時馬伯庸把盛唐時期長安的東西市和108坊講得神氣活現,就引起我很高的興趣。本要瀏覽網路上的小說,但想看的書太多,就擱下來了。





近日知道原著已改編成電視劇,於去年年中在對岸上演,因為製作精良,造成轟動。網路上也容易找到高清畫質的視頻,於是決定花點時間觀賞。

自從五年前看過完整的『瑯琊榜』,之後就很少花時間看電視劇了。其中曾嘗試『軍師聯盟』,但只看了前幾集就停了 (詳見我2年前的Facebook PO文  )。

我偏愛看早期的大陸古裝劇,例如張涵予飾演宋江的『水滸傳』和陳建斌飾演曹操的 『三國演義』,之後對兩岸收視率高的古裝劇興趣缺缺。套句袁騰飛的話,「那些都是裝古劇,還裝得特別不像。」尤其關於雍正,不管他愛民或殘忍,在中國歷史上很少皇帝像他那麼勤政,每天批公文至少要寫三千個字,哪會有時間和妃子們鬼混。

而這部『長安十二時辰』,可歸類為「古裝穿越推理劇」

「古裝劇」,因為背景是唐玄宗天寶三年(西元744年)的上元節,在一天(十二個時辰)內發生的故事。馬伯庸在原著中應該已把長安的街坊衢道考據得十分詳盡,而本劇中,劇組在浙江寧波市的象山影視基地建構了一座城市,由第一集開始的鳥瞰,就讓人非常震撼。



至於劇中的建築器物、髮妝服飾都製作得很用心。尤其第15集的造紙過程,三分多鐘(10:30~13:50) 一鏡到底,讓人覺得此劇非同一般。



但可惜的是,前幾集的大小人物對話大部分偏向文言,但之後就幾乎是現代的大白話,甚至連吱吱歪歪、厶ㄨㄥ(三聲,上尸下从,打不出來,大陸借用台灣閩南語的字,原是「土氣過時」之意,借用後成了「膽小懦弱」)等詞語都出現了。這麼的不嚴謹,就讓人懷疑其考據的可信度有幾分 ?

至於「穿越劇」,就讓人發笑了,隨便舉幾個例子。

  •  望樓: 劇中的望樓讓人驚嘆,原來唐朝就有「即時監控系統」和「摩斯密碼」,堪比威爾史密斯主演的『全民公敵』。

  • 大案牘術 : 這套技術可說是全劇的重心,一千四百年前就已經有「大數據分析」,現代人要汗顏了。
  • 大燈樓 : 大燈樓裡面的機具齒輪,火球流動的鐵道,比西方工業革命早了一千多年。
  •  跑酷: 劇中出現的景寺「波斯王子」,直接說自己的專長是「跑酷」(或「跑」),可以協助辦案,而他在劇中飛簷走壁,確實跑得不錯。
「推理劇」類型可滿足大家尋找線索、猜幕後主謀的樂趣,我會把整齣劇看完也是因為這原因。但故事本身在十二個時辰內,主角們除了要研究案情、喝茶聊天,還得東奔西跑、打架療傷,正常來說整個情節內容絕對超過十天的時間,但看劇的傻子們就不必太在乎了。

本劇主要情節是「福爾摩斯式」的冒險追蹤探案,不死英雄穿梭整個長安城搜尋恐怖分子。另外也有如克莉絲蒂的「本格派推理」,劇中大部分時間待在牢房裡的程參(原型為大詩人岑參),靠著與進進出出牢房的各號人物的言談推測案情。結局當然免不了有很多正邪人物反轉、意想不到的作案動機,是否合乎邏輯就不用深究了。

那為什麼本劇不屬於「歷史劇」呢? 故事不是發生在唐朝天寶年間嗎?

其實長安城和歷史人物純粹是背景,和史實幾乎無關。劇中出現的真實歷史人物大多已改名,如賀知章(何執正)、高力士(郭利仕)、楊貴妃(嚴羽幻)、李林甫(林九郎)等,沒有實際現身的歷史人物用真名(如李白、安祿山、姚崇),讓人有虛虛實實的感覺,歷史包袱也不會太重。
在劇末何執正要告老還鄉,在桌上留下「少小離家老大回.....」就增加一些趣味了。

長得很一般的楊貴妃(嚴羽幻)

而一般「歷史劇」常見的爾虞我詐、陷害栽贓的宮鬥戲碼,也是本劇不可缺的元素,沒有這些戲碼,怎編得出那麼多虛構情節呢?

平心而論,『長安十二時辰』是一部水準以上的佳作,可純粹當作高娛樂性的爽片。演員的表現也很出色,尤其喜歡飾演龍波的周一圍,以前看電影『綉春刀』時就對他印象深刻。至於我會想花時間看的下一部連續劇,要到何年何月,就不得而知了。

『綉春刀』的周一圍造型,和『長安十二時辰』得龍波都是亦正亦邪的人物


參考連結


  • 長安十二時辰(LiTV)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