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很慚愧的,幾乎沒教過小孩母語的純正客家人身分,聊聊個人對台灣語言的一些認知,我不是語言等領域專家,純粹是個人的想法。
甚麼是「台語」? 是所謂「台灣人」說的語言嗎? 是「台灣閩南語」的簡稱嗎? 還是除了國語外,所有台灣方言的統稱?
閩南語是漢語族往南演進的一支
我對於現今台灣社會,單獨把閩南語稱為台語的說法,非常反感,覺得那是台灣閩南人的霸權(或稱「大福佬沙文主義」)作祟,很多人認為「閩南語」是「河洛話」,更是荒謬。
「閩南語」是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中的一種。中國自秦(原是西戎)、漢(項羽和劉邦都是南蠻楚人)統一後,就不斷經過民族的融合。東晉永嘉之亂,五胡亂華時就開始有很多中原人士(以河南為中心,加上鄰近各省)舉族南遷,原來說古漢語的人逐漸進到瘴癘之氣的福廣嶺南地區,而早期開發福建的祖先一開門就會發現很多蟲子,故稱之為「閩地」。 他們帶去的中原漢語本就是中原各地的不同方言,混合了南方當地土音, 在相對封閉的多山丘陵地區,經過一千多年的演進,成為現在各地的南方方言。
我們現在的國語,原是北京官話(不是北京方言)。中國幅員遼闊,秦始皇"為德不足",只能推行「書同文」,無法做到「語同音」。即使是文字,二千年來也經過隸書、小篆和楷書等變遷,更何況是沒有實體依附的語言呢?在早期,人民的流動性不高,大部分人一輩子居住在同一部落,即使到隔壁部落,語言的差異性也不高,所以大家只會自己的方言倒無所謂。後來隋唐科舉制度實施,官員的流動性頻繁,再加上商業活動增多,商人穿梭各地,所以有共通語言-官話的必要。
閩客粵語都保留了古音
因歷朝的政治中心大部分在北方,官話的主體是北方漢語。中國的北方長期不斷被游牧民族侵擾,游牧民族本身的文化水平較低,故大多熱衷學習中原民族的文字和語言。北方漢語在千百年來融合了北方民族的語言,且為讓遼金元清的統治階級更易學習,語言趨向簡化易學,與文字的對應性也較高。
無論是官話、閩語(包括閩北的福建話,閩南的漳州話,泉州話)、客語、廣東語、江浙的吳儂軟語都是從古漢語加上其他語言長期演進而來,所以這些語言都或多或少保有古音就不足為奇了。閩南語有八聲,客家話有七聲,而以北方官話為主的國語(或普通話)只剩下四聲(加輕聲),就是受外力作用強,融合變化較大的結果。
以唐詩為例,基本上只有平上去入四聲,平為平聲外,其他是仄聲 。以李白的「送友人」詩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是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其中的"郭白一別"在國語念來是平聲字,但實為入聲字,屬於"仄"聲,若用閩南語和客家話念就能恍然大悟了。
那到底李白當年是說甚麼話呢? 因為當時沒有錄音機,我們也只能想像。李白出生於西域,四歲時搬到四川,成年後遊歷中國各地,與孟浩然、杜甫等詩人結交,甚至到皇宮見過楊貴妃,當時若沒有共通的語言,而只能"筆談"或"詩談",會很無趣的。
語言是會演進的有機體
國語的音經過民初的白話文運動,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對應的字,但方言就不一定了。方言很多音找不到字,或要從古字去找。現在很多人發現自己所說的方言有古音(如稀飯的閩南語原來有個古字「糜」,晉惠帝說:「何不食肉糜」),竟也能沾沾自喜。
「他從香港帶來香水、蚊仔香和五香豆乾」,其中的"香"字在閩南語發音都不同,但在我的四縣腔客家話和國語的發音都相同。又如國語中的「前面」、「颱風」、「熱鬧」 、 「客人」 等詞,在閩南語和客家話卻是顛倒念。可見語言是有機體,會朝不同的方向演進。方言比較沒有依附文字,何況古時候大部分人是文盲,而知識分子書寫的文字又是不口語化的文言文,所以方言的字詞隨著口語語音較自由的發展。
回來說說我認為「台語」是甚麼? 自古以來有沒有一種語言叫「河洛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